GAC展览 | 见相非相——犍陀罗佛像艺术特展

2019年7月6日至8月28日,《见相非相——犍陀罗佛像艺术特展》将于嘉德艺术中心展出。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王府井大街一号的展览场地,为观众带来庄严、祥和、沉静的佛像艺术和文化体验。

微信图片_20190722150740.jpg

购票就戳我的链接:

立即购票

猫眼APP--演出频道

微信-支付-电影演出赛事

美团/点评-电影演出

·

本次展览由佛教文化研究专家于晓非担任联合策展人,精选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等机构珍藏的99件艺术珍品。这些展品反映了犍陀罗佛像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题材,能让观众直观了解犍陀罗佛像艺术及其文化价值。

犍陀罗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地带,自公元前5至4世纪起,这里就由波斯帝国统治。此后,到公元前2世纪,先后有希腊、大夏、释迦、安息、贵霜等民族角逐其间。犍陀罗继承印度文化、佛教文化的传统,又曾经是希腊的殖民地,因而犍陀罗佛像具备了印度与希腊两种文化交融的独特气质。在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印度河中游,贵霜帝国时期(1世纪中叶至5世纪中叶)创造出跨文化的犍陀罗佛教文化,古希腊罗马文化、古印度文化天衣无缝地融汇在一起,又从这里传播至东亚,佛教文化从此成为异彩纷呈的世界性文化。

犍陀罗风格佛造像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进入中国。公元3世纪传至西域,即今天的新疆地区,凿有龟兹石窟群;之后又传至敦煌,再沿黄河流域东传。公元4世纪,犍陀罗艺术后期的佛造像文化传至青齐地区,产生了精美的青州样式佛造像。后因避战乱而迁徙南下的青齐士民,将佛造像之风气带入金陵地区(今南京)。

佛陀坐像(公元3-4世纪)

犍陀罗佛像艺术以佛教题材为主,采用古希腊的表现手法,并且打破了“不以形像来表现佛陀”的印度传统惯例,佛像以希腊太阳神为基准,样貌上具有波状的发纹、高额、尖鼻、薄唇、衣褶厚重等典型的西方人特质。因此,观众不仅能看到佛教史上第一次用真人形象表现的佛陀样貌,而且还会惊奇地发现:东方的佛像,却长了一张欧洲人的面孔。

犍陀罗文化沿陆路东传,促成灿烂的西域和汉地佛教文化。侧重于形体结构表现的人物造型,以及表述系统化佛教义理的图像,随后在东亚流行开来。此次展览中,观众可以近距离品味犍陀罗造像,既能够感受2000年前文化交流的意义,又能观赏独特的佛造像,这其中还包括吸收了犍陀罗文化元素的南北朝文化,具有富有的内涵和穿越时空的魅力。

佛陀头像(公元3-4世纪)

佛陀坐像(公元2世纪)

佛三尊像 (公元3-4世纪)

见相非相——犍陀罗佛像艺术特展

策展人 | 于晓非 唐启山

主办方 | 嘉德艺术中心 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

支持方 |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净名精舍

协办方 |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南京美美艺术馆 浙江赛丽美术馆

展览时间

2019.7.6 - 8.28

上午 10:00 - 下午 6:00(周一闭馆)

展览地点

嘉德艺术中心一层展厅

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

同期展览:

微信图片_20190722151310.jpg

购票就戳我的链接:

立即购票

猫眼APP--演出频道

微信-支付-电影演出赛事

美团/点评-电影演出

© 版权声明:

本文由嘉德艺术中心发布,图片提供:天禹文化。图文转载需授权,如需转载或媒体报道请联系:artcenter@cguardian.com

电影资讯

有用 (5)

评论加载中...